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湖边青草的生动画面,并借草抒发了游子思乡和佳人怀春的情感。
上片写草的姿态和用途:
1. "碧翠浪通津"——湖边的草像绿色的波浪一样延伸到渡口,用"浪"字让静止的草有了动感。
2. "修带不为歌舞缓"——草叶像长长的衣带,但不会因为歌舞而放缓生长,表现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3. "浓铺堪作醉人茵"——茂密的草地就像天然的醉汉躺椅,展现自然之趣。
4. "无意衬香衾"——野草并不刻意去衬托美人的被褥,突出其自在生长的本性。
下片转入抒情:
1. "晴霁后,颜色一般新"——雨过天晴后,青草依然鲜亮如新,象征坚韧品格。
2. "游子不归生满地"——游子不归,让思念像野草般疯长,用草的茂密比喻思念之深。
3. "佳人远意寄青春"——少女把心事寄托在青草上,暗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4. "留咏卒难伸"——最终感叹这种复杂情感难以用诗歌完全表达,留下余韵。
全词妙在:
- 表面咏草,实则写情
- 用草的"无意"反衬人的"有意"
- 从视觉描写自然过渡到情感抒发
- 结尾戛然而止,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就像我们今天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草地,可能会想起家乡,或者某个重要的人,古人也是如此借景抒怀。词中青草既是美景,又是情感的载体,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