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邻佳酣讴一绝

冶荡淹嫺谁尔令,五陵妍騃可怜生。
兰堂委巷喉呀啭,信有秦声非越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邻家歌者动人的演唱场景,语言生动有趣,充满市井生活气息。

前两句"冶荡淹嫺谁尔令,五陵妍騃可怜生"像是在说:这位歌者风流倜傥又温婉可人,不知是谁调教出来的?他那副又机灵又憨厚的样子实在惹人怜爱。"五陵"原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后来代指富贵人家聚居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歌者气质不凡。

后两句"兰堂委巷喉呀啭,信有秦声非越声"则具体描写演唱场景:无论是在华美的厅堂还是简陋的小巷,他那婉转动人的歌喉都一样出色,一听就知道是地道的秦地风格,而不是江南的曲调。这里用"兰堂"和"委巷"的对比,说明歌者的演唱不受场地限制;用"秦声"和"越声"的区别,突出其鲜明的地方特色。

全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位技艺精湛的民间歌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之情。诗中既有对歌者个人魅力的刻画,也有对其艺术特色的精准把握,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亲耳听到了那动人的歌声。

苏籀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