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归结庐先寄舍弟季亭 其二
天南海水东,结庐白田北。
疏凿泉平沼,艺植花连陌。
绿塍阁始构,逐径户已辟。
瞻望若堂封,隐念松楸侧。
禄养就升斗,黾勉事行役。
袖云嵩洛间,截竹淇源曲。
牵羁竟一纪,婆娑大梁客。
岂云隐已招,聊取肩可息。
岂如彭泽田,亦有子云宅。
民社任难仔,张弛事多忒。
成贷蒙天慈,冥报垂先泽。
余生幸在兹,抚膺怍畴昔。
同父日余长,埙篪季与叔。
萱草树之背,荆华粲在目。
不见已三年,孟也鬓初白。
叱驭敢希尊,学《易》冀景绩。
于今誓墓人,苦心季应识。
疏凿泉平沼,艺植花连陌。
绿塍阁始构,逐径户已辟。
瞻望若堂封,隐念松楸侧。
禄养就升斗,黾勉事行役。
袖云嵩洛间,截竹淇源曲。
牵羁竟一纪,婆娑大梁客。
岂云隐已招,聊取肩可息。
岂如彭泽田,亦有子云宅。
民社任难仔,张弛事多忒。
成贷蒙天慈,冥报垂先泽。
余生幸在兹,抚膺怍畴昔。
同父日余长,埙篪季与叔。
萱草树之背,荆华粲在目。
不见已三年,孟也鬓初白。
叱驭敢希尊,学《易》冀景绩。
于今誓墓人,苦心季应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给弟弟季亭的家书式作品,主要表达了三个核心情感:
1. 家园之思
诗人用"白田北""花连陌"等清新画面,描绘了理想中的家园:有开凿的泉水、成片的花田、新建的绿荫阁楼。但实际他漂泊在外十二年("牵羁竟一纪"),像大梁(开封)的过客,这种对安居生活的向往更显强烈。
2. 仕途矛盾
诗中透露着做官的不易:"民社任难仔"指公务繁重,"张弛事多忒"说政策难把握。他用陶渊明(彭泽田)和扬雄(子云宅)作对比,暗示自己既想效仿隐士,又不得不为生计奔波("禄养就升斗")的挣扎。
3. 手足情深
最动人的是对亲人的牵挂:三年未见的弟弟("孟也鬓初白"),共同栽种的萱草和紫荆花(象征兄弟情),还有"埙篪"(古代合奏乐器)比喻兄弟和谐。最后"苦心季应识"直接道出:我的苦心弟弟你该懂。
艺术特色:
- 用"袖云""截竹"等动作描写,把漂泊写得诗意化
- "绿塍阁""花连陌"等对仗句营造田园画卷
- 结尾的"誓墓"典故(王羲之辞官誓墓)含蓄表达归隐决心
全诗像一封深情的家信,既有对官场疲惫的吐槽,又有对家庭温暖的渴望,普通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年人的事业家庭两难全的真实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