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乐章九首 其七 (乐奏雍和之章)彻馔

明明赫赫,格我明德。
率我髦士,髦士翼翼。
鼓钟铿铿,万舞皇皇。
管弦央央,鸣鸾鸧鸧。
我酒既将,我肴既芳。
帝曰嘉享,锡民福祥,我心悦康。
于戏,帝德不忘。

现代解析

这首《圜丘乐章》是古代祭祀时唱的诗歌,用热烈欢快的语言描绘了庄严隆重的祭天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上天赐福的感恩和喜悦。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神圣氛围(前八句):用"明明赫赫"形容上天光辉显赫,说上天感召着有德行的人。接着描写祭祀场面——贵族们庄重恭敬,钟鼓声铿锵有力,舞蹈盛大华美,乐器演奏悠扬,车驾上的鸾铃叮当作响。这些声音和画面共同营造出神圣肃穆的仪式感。

2. 丰盛祭品(中间四句):摆上醇香的美酒和芬芳的祭品,通过"我酒既将,我肴既芳"的重复句式,强调祭品的丰盛美好。这时上天表示很满意这些供奉("帝曰嘉享"),并许诺赐福给百姓。

3. 感恩之情(最后三句):人们因为获得上天赐福而满心欢喜,最后用"帝德不忘"的感叹结尾,表示永远不会忘记上天的恩德。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铿铿""皇皇""央央"等叠词模拟各种声音,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听到祭祀现场的钟鼓乐声
- 通过视觉(万舞)、听觉(鼓钟)、嗅觉(酒肴芬芳)多角度描写,全方位展现祭祀场景
- 从庄严仪式到获得赐福的情感转变自然流畅,最后落脚到朴素的感恩之心,容易引起共鸣

本质上,这是古人用最美好的音乐、舞蹈和食物来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祈求平安吉祥的朴素愿望。虽然形式是古老的祭祀乐歌,但其中蕴含的感恩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今仍能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