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英秀才出示曾卿诗求和

投笔文章壮志休,鸟经鹤训漫心留。
若为一见开青眼,解使三公出黑头。
望陇自应知可否,折潮须信妙源流。
夜光明月无虚售,可忍庸人按剑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读书人面对现实困境的复杂心态,既有壮志未酬的失落,又暗藏不甘平凡的傲气。

前两句说放下笔墨文章、壮志消磨,表面上接受世俗规则(鸟经鹤训指常规道理),但"漫心留"透露内心其实并不认同。三四句用"青眼""黑头"的典故,表达渴望遇到伯乐的期待——若有人赏识,自己定能出人头地。

五六句用"望陇""折潮"两个比喻:就像看陇山能判断地势高低,看潮水能追溯源头,有眼光的人应该能看出我的真才实学。最后两句最精彩:把才华比作夜明珠,明月般珍贵的东西怎能随便卖给不识货的人?怎能忍受庸人像防贼一样对我按剑戒备?这里既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又保持着文人清高。

全诗像一封含蓄的求职信,既抱怨现实,又展示自信,在低头与傲气之间保持微妙平衡。今天我们职场中"等一个机会"的心态,与诗中"等一个青眼"其实异曲同工。

洪遵

(1120—1174)宋饶州鄱阳人,字景严,号小隐。洪适弟。以荫补承务郎。高宗绍兴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擢为秘书省正字。南宋词科中选即入馆,自遵始。父皓自金还,为秦桧贬谪,遵亦外放,通判常、婺、越三州。桧死,复入为正字,累官翰林学士。孝宗隆兴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累进资政殿学士。卒谥文安。好收藏历代钱币,通晓本朝翰苑故实。有《泉志》、《翰苑群书》、《小隐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