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自我调侃,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人生短暂,能力有限,与其强求不如坦然接受平凡。
前两句说人生欲望很难控制规矩,七十年的寿命转瞬即逝——这是讲人生短暂,欲望难控。三四句用两个典故对比:张仪靠狡诈手段纵横天下,但作者看不起这种活法;宁武子在国家混乱时装傻保全自己,作者反而觉得这种"愚"更值得学习——这里体现作者厌恶投机取巧,崇尚大智若愚的价值观。
五六句是自嘲:虽然精神尚可勉强支撑晚年,但确实没有实现雄心壮志的才能——这是清醒认识自身局限。最后两句最妙:表面上说"掌控命运并不难",紧接着自比"井底之蛙",用反差制造幽默,实际是用反话表达对现实的妥协,承认自己眼界和能力都有限,不如安心做个普通人。
全诗魅力在于:既不灌鸡汤也不消极,而是用轻松自嘲的口吻,把人人都会遇到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写得通透豁达。就像现代人常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者用"井底蛙"的比喻,把这种感悟表达得既生动又带有几分幽默的智慧。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