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雨

倚杖柴门底,云峰引兴长。
验霞从曙色,瞻雨过昏黄。
柱础虚含润,盆荷实抱香。
空檐百尺溜,何日听浪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倚着拐杖站在柴门边,静静等待下雨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期待。

开头两句写诗人拄着拐杖站在简陋的柴门前,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思绪被拉得很远。这里用"引兴长"三个字,生动表现出自然景色如何引发人的悠长情思。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诗人从早到晚都在观察天气变化。早晨看朝霞判断天气,黄昏时仍专注地等待雨的到来。"验霞"和"瞻雨"两个动作,把盼雨的心情写得十分真切。接着用"柱础"(房柱下的石墩)和"盆荷"两个具体事物来写雨前的征兆:石墩表面似乎已经含着湿气,盆里的荷花紧紧抱着自己的香气,仿佛在等待雨水降临。

最后两句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望着高高的屋檐,想象着雨水从檐上流下的景象,忍不住发出"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哗啦啦的雨声啊"的感叹。"浪浪"这个拟声词用得特别生动,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雨声。

全诗妙在把"等待"这个抽象的心情,通过看山、观霞、察石、赏荷等一系列具体动作表现出来,最后用想象中的雨声作结,让读者也跟着诗人一起期待那场迟迟不来的雨。这种将日常小事写得如此富有诗意的手法,正是古代诗歌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