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书斋秋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书斋的静谧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淡淡的寂寞感。让我们逐句来分析:
首句“院静重门掩”,写出了书房所在的庭院非常安静,而且门已经关上了。这里“重门掩”不仅表现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夜晚的即将到来。
次句“风轻小阁凉”,描述了轻风拂过书斋,带来一丝凉意。这里“风轻”“凉”两个字,营造了一种清冷而舒适的氛围。
第三句“窗含一树月”,以窗为视角,窗外是一棵月亮笼罩下的树木。这里“含”字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皎洁,仿佛月亮就挂在树梢之上,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美感。
第四句“菊傲五更霜”,继窗外的月景,转而写室内。“五更霜”意味着清晨的霜还未散去,而“傲”字则表现了菊花在寒冷中独立开放的姿态,象征着坚韧和顽强的精神。
第五句“塞雁惊寒过”,从室内转向室外,写塞雁(大雁)在寒冷中飞过。这一句通过“惊寒”写出了大雁飞过时的场景,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
第六句“村尨吠漏长”,描述了村里的狗在漫长的夜晚吠叫。这里的“尨”是一种狗的通称,“漏长”寓意时间的流逝,“吠”则增加了夜间的寂寥感。
最后一句“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写诗人凭栏而立,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只有昏黄的灯光为伴。这里的“无限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而“灯火伴昏黄”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秋夜书斋的画面,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给人以宁静而略带忧郁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