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重游金山的愉快心情,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
首句"片帆重过润州城"用"片帆"点出轻快的行程,"重过"暗示故地重游的亲切感。就像我们坐车经过熟悉的城市,心情会不自觉轻松起来。
第二句"曙色东来海气晴"用晨曦和海气勾勒出开阔的晨景。想象清晨站在高处,看着朝阳从海平面升起,空气清新透亮的感觉。
最精彩的是"千点桃花一江水",用"千点"形容沿岸盛开的桃花,与浩渺江水形成点面结合的绝妙构图。就像用无人机航拍,粉红桃花点缀碧绿江岸的春日盛景。
最后"妙高峰下作清明"点明时节地点,"作清明"三字把传统节日写得活泼有趣。仿佛在说:在这风景绝佳处过清明,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全诗用最简练的文字,把春日行舟、故地重游的轻快心情,通过晨曦、桃花、江水等意象完美呈现。就像一幅会动的山水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清明时节的明媚与惬意。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