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阳孤桐

凤去孤桐在,峄阳不记年。
影留石上月,碧落洞中天。
古篆莓苔蚀,空城禾黍连。
伶伦不可见,流水自涓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独的梧桐树在峄山的景象,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织,传达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开头"凤去孤桐在"用凤凰离去比喻繁华消逝,只剩梧桐独自挺立,暗示这里曾有辉煌过去。"峄阳不记年"说梧桐树年纪太大,连它自己都记不清岁月了,突出时间的久远。

中间四句用四个画面展现梧桐的生存环境:月光把树影投在石头上,树顶仿佛触及洞中蓝天,树皮上的古老文字被青苔侵蚀,荒废的城池周围长满野草庄稼。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荒凉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提到传说中的音乐家伶伦已不可见,只有山间溪水依旧流淌。这里用消失的知音和永恒的流水作对比,暗示人类文明会消逝,但自然永恒不变。

全诗通过孤桐这个意象,把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感完美结合。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景物自己说话,使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孤独与宁静。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