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步入仕途后的矛盾心理,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故事。
开头两句说:这年轻人文章写得比秦朝着名文学家还好("过秦"是夸张说法),但一当官就失去了自由。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书时才华横溢,进了体制内才发现处处受约束。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说他的纠结:
1. 想学古人张翰因为思念家乡鲈鱼美味就辞官("鲈鲙归兴"),但现实中没有神仙的船("仙槎")能带他脱离官场,只能继续在仕途上摸索("问津")。
2. 虽然熟读老子《道德经》这样的圣贤书("道德千言"),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文章万丈"),但这些在官场里就像春天的美景,好看但不实用。
最后两句很幽默:要是能抓到丙穴特产的好鱼(暗指实现理想),一定要像张华辨龙鳞那样仔细研究。这其实是反话,意思是现实中根本抓不到这种"好鱼",官场和理想差距太大。
全诗用轻松幽默的语气,把古代读书人"既要...又要..."的矛盾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就像现在年轻人既想考公务员求稳定,又怕失去自由和理想,这种纠结古今相通,读来特别有共鸣。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