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六日观灵谷寺塔影奉和御制诗二首 其一

菩提正觉超玄间,非空非有开禅关。
三乘顿悟是非涂,慧力高等昆崙山。
昆崙万仞倚天起,千派灵源走河水。
一从释迦辞王家,当时如在化城里。
念此群生溺爱河,谁能只手遏颓波。
化身千亿入东土,神光瑞气昭弥罗。
灵山遗迹久茫昧,复此重来属昭代。
端严真相妙如如,圆通法戒行在在。
定以生慧慧生空,六根净尽空慧同。
胜缘妙果悟闻见,挥手可入堂奥中。
遍历诸劫不能毁,缘此无始无本体。
执想想生见空花,刹那之间万红紫。
傍蹊巧趋易招惑,如蚕吐丝自徽纆。
有目顾见佛日光,高照天下及万国。
我皇化被极东西,遐迩来贡无或迷。
象犀虎豹日交致,车渠火齐青玻璃。
醴泉甘露降岩谷,嘉禾瑞卉何煜煜。
皇心所眷不在兹,德惟馨香自芳馥。
顷闻浮屠现毫光,大周八极细茫茫。
又看倒影入虚室,从一空中遍长廊。
诸相玲珑仅盈尺,阳乌阴兔会晨夕。
走视稽颡众颠仆,千影俄散入千隙。
玉刻芙蓉金作台,雕甍碧瓦无尘埃。
鸾舆降幸时往来,龙章凤彩云间开。
六丁守护百神绕,虹光腾烛天皎皎。
由来佛法昌运符,旭日东升尘界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佛塔的神奇景象,同时歌颂了佛法与皇权的伟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佛法无边
诗的开头用"菩提""禅关"等佛教术语,说明真正的觉悟超越世俗认知。佛塔就像昆仑山一样崇高,象征着佛法的智慧如同高山大河般壮阔永恒。释迦牟尼放弃王位出家,就是为了拯救沉迷欲望的众生。

2. 佛光普照
诗中多次出现"神光""佛日光"等意象,描写佛塔放射出神奇光芒,照亮整个世界。这种光芒既是真实的佛塔光辉,也象征佛法能照亮人心。皇帝的车驾往来其间,暗示皇权与佛法相互辉映。

3. 神奇景象
诗人细致描写了亲眼所见的奇观:佛塔影子倒映在室内,各种精美雕刻栩栩如生,阳光月光交替照耀。人们纷纷跪拜时,千万个塔影突然散开,充满神秘色彩。

4. 歌颂盛世
后半段转向歌颂皇权,描写各国进贡珍宝、祥瑞频现,暗示这是佛法昌盛、皇帝贤明的太平盛世。将佛法兴盛与国运昌隆联系在一起,体现"政教合一"的思想。

全诗将实景描写与佛教哲理相结合,既展现佛塔的庄严美丽,又阐释佛法要义。通过塔影变幻、佛光普照等神奇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超越现实的力量,最终归结到对当下盛世的赞美。诗中意象丰富,从高山大河到珍奇异宝,从佛法真谛到皇权威仪,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