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马佩兮所作,她写这首词是为了纪念一位在骑省工作的友人。让我们一起看看这首词的美好意境吧。
1. 首句:“微波冷托湘筠色,高枝早信寻难得。”
- 这里用“微波”来形容清澈透明的水流,以“湘筠”(湘竹)来比喻高洁的梅花。意思是在寒冷的水中映照着梅花的美丽,梅花高洁,很难寻得。这里用梅花象征高洁的人格,也暗示了友人高洁的品德,令人向往却难以寻找。
2. “玉骨不为泥,轻于云一丝。”
- 这句话用“玉骨”来形容梅花的枝干,比作冰雪般的纯洁与坚强。梅花生长在“不为泥”的地方,显得更加高洁。而且,它轻如云丝,让人联想到梅花的轻盈与柔美。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也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格。
3. “镜花留半影,最薄东风命。”
- “镜花”喻指梅花的美丽身影在镜中停留,这里的“镜花留半影”描绘出一幅优雅的景象。但“最薄东风命”在表达上有些阴郁,意味着梅花的美丽短暂,容易被东风(春风吹过)破坏。在这里,梅花也象征了短暂而美好的生命。
4. “楚角莫飞声,人间无此情。”
- “楚角”是指楚地的号角,用来描绘一种悲凉的氛围。这里“楚角莫飞声”的意思是不要让号角的声音传来,因为这会破坏宁静。而“人间无此情”则是说人间没有这样美好的感情,这里的感情既指梅花的美丽,也指对友人的思念与赞美之情。
整首词用梅花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短暂,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赞美。梅花的美丽与哀愁,象征着人间的真情,使得这首词充满诗意和感情,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