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同超然山行

诸方游遍浑如梦,古寺归来独掩扃。无复诗篇云锦段,但馀心境木蛇形。

高秋霜叶鱼腮赤,落日远山螺髻青。步尽松阴忽回首,绿萝疏处见溪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归来、心境淡然的僧人眼中的秋日山景,充满宁静的禅意和生动的自然之美。

开头两句写僧人游历四方后恍如大梦初醒,回到古寺独自闭门静修。这里"浑如梦"暗示人生如梦幻泡影的佛家思想,"独掩扃"则透露出超然物外的孤独感。

三四句用两个巧妙比喻:说自己不再写华丽如云锦的诗篇,内心却像木头雕刻的蛇一样平静自然。这里"木蛇形"是禅宗典故,指去除妄念后的本真状态。

最精彩的是五六句的秋景描写:深秋的枫叶像鱼鳃般鲜红,落日下的远山如女子发髻般青黑。诗人用"鱼腮赤""螺髻青"这两个生活化比喻,把静态山水写得鲜活灵动,色彩对比强烈却毫不突兀。

结尾处诗人漫步松林,突然在绿萝缝隙中望见溪边小亭。这个"忽回首"的瞬间捕捉了禅宗"顿悟"的意味,疏朗的绿萝、幽静的溪亭,都是诗人清净内心的外化。整首诗在行走与驻足间,完成了从外游到内观的升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