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 赠梵公 师住云门,工书画。时以选诗来荆溪
荷钱贴野塘,竹粉黏晴砌。
师从何处到,云门寺。
零笺烂本,点笔聊轩轾。
试将小语戏。
高岑王孟,关卿定复何事。
平山堂下,鸿爪依稀记。
北邙王与宋,曾同醉(谓西樵荔裳两先生)。
重逢瓶拂,顿下山阳泪。
更欲游何地。
他时念我,巨然小幅须寄。
师从何处到,云门寺。
零笺烂本,点笔聊轩轾。
试将小语戏。
高岑王孟,关卿定复何事。
平山堂下,鸿爪依稀记。
北邙王与宋,曾同醉(谓西樵荔裳两先生)。
重逢瓶拂,顿下山阳泪。
更欲游何地。
他时念我,巨然小幅须寄。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送给一位叫梵公的和尚朋友的。这位和尚住在云门寺,擅长书画,当时正为了选诗来到荆溪。
上片开头用"荷钱贴野塘,竹粉黏晴砌"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清新画面:荷叶像铜钱一样铺满池塘,竹子上沾着粉末般的阳光。接着点出这位和尚朋友来自云门寺,带着破旧的纸张和书本,随意挥毫作画。作者开玩笑地问:你整天研究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这些大诗人的作品,到底在研究什么呢?
下片转入回忆。作者想起曾在平山堂下与朋友相聚的往事,提到已故的王西樵和宋荔裳两位先生,当年一起饮酒的快乐时光。如今重逢,看到朋友随身携带的瓶子和拂尘,不禁流下感伤的泪水。最后作者半开玩笑地说:以后你去别处云游时,可要记得给我寄一幅你画的山水画啊。
整首词写得亲切自然,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饱含朋友间的真挚情谊。通过日常对话般的语言和幽默的调侃,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那种洒脱随性的交往方式。结尾的玩笑话尤其动人,既表达了不舍之情,又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