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生动刻画了两种不同的"归隐"生活,最后点明真正的高洁品格。
前四句通过对比展开:
东边邻居回乡后忙着买田地,西边邻居回乡后忙着养歌妓。而诗中的"先生"(指曹时中)同样选择归隐,却害怕名声被金钱玷污。这里用"黄金累"形象地表现出对物质财富的警惕。
中间两句讲教育理念:
他教导儿子守住祖传的茅草屋,认为简朴的生活连鬼怪都不屑窥探。这里的"鬼瞰"用得很妙,既幽默又深刻,暗示奢华生活反而容易招致祸患。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
这位先生之所以受人敬仰("瞰人"是被人仰望的意思),正是因为他既不囤积田地,也不沉迷声色。诗人用"东田不存西妓去"与开头呼应,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主人公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味深长,通过具体的生活选择对比,赞美了真正清高的隐士精神。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归来仍是清风"的坚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