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泽

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乾。
集鸟翻渔艇,残虹(一作红)拂马鞍。
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
白袷经年卷,西来及(一作又)早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前四句写景:夕阳西下,诗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秋霜覆盖的原野上,干枯的草木在风中沙沙作响。成群的鸟儿突然从渔船上飞起,天边残留的晚霞(一说"残红"指落花)轻轻掠过马鞍。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寂寥、清冷的氛围。

后四句抒情:诗人以刘桢(东汉文人,体弱多病)自比,暗示自己身体欠佳;又提到虞寄(南朝隐士)多次辞官,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最后两句说,自己的白夹衣已经卷起来很久了(暗示不常外出),而西风又带来了早寒,更添凄凉之感。

全诗通过秋景的萧瑟与历史人物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疲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岁月流逝中的淡淡忧伤。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读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境。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