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母寿(曹侍读同年母太君也)
人生最堪乐,高堂有贤亲。
况当享修年,八十方赐珍。
所虑版舆隔,西舍留逡巡。
而乃拓养堂,右与金阙邻。
服献丝监织,鲙上山池鳞。
拜母有王导,对客饶长文。
我亦捧五豆,将遂攀千春。
俯首诵母德,倍觉汗简新。
当其剪荷蕙,慷慨辞灵均。
衔翚养孤雏,忠孝两得伸。
白日漫挥戟,沧海徒扬尘。
松柏在□峨,岂与众草伦。
况当享修年,八十方赐珍。
所虑版舆隔,西舍留逡巡。
而乃拓养堂,右与金阙邻。
服献丝监织,鲙上山池鳞。
拜母有王导,对客饶长文。
我亦捧五豆,将遂攀千春。
俯首诵母德,倍觉汗简新。
当其剪荷蕙,慷慨辞灵均。
衔翚养孤雏,忠孝两得伸。
白日漫挥戟,沧海徒扬尘。
松柏在□峨,岂与众草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朋友曹侍读的母亲(曹伯母)八十大寿写的贺诗,用温暖真挚的语言赞美了这位母亲的美德和福气。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开篇先写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父母健在("高堂有贤亲"),更何况曹伯母八十高寿依然精神矍铄。虽然住在京城西边离皇宫有点远,但她家扩建的"养堂"紧邻皇宫,能享用上好的丝绸和鲜鱼,说明家境优渥。
2. 中间描写寿宴盛况:像东晋名臣王导那样的人物都来拜寿,宾客中不乏才子("长文"指擅长文章的人)。作者也带着贺礼("五豆"指五种谷物,象征祝福)来祝寿,在众人歌颂曹伯母美德时,觉得史书("汗简")记载的贤母故事都比不上眼前这位真实可敬的老人。
3. 最后用比喻赞美曹伯母的品格:她像剪除杂草的园丁般果断("剪荷蕙"),像屈原一样正直("灵均"是屈原的字);像衔食育雏的母鸟般含辛茹苦抚养孤儿,兼顾了忠孝之道。末尾用松柏比喻她高洁的品格,说她的德行就像高山上的松柏,远非普通野草可比。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扩建房屋、寿宴场景)和生动的比喻(园丁、母鸟、松柏),塑造了一位德高望重、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表达了真诚的祝福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