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题堪上人云外轩

万重云外一蘧庐,想见降龙长者居。
溪上过桥谁觅路,峰头飞锡已凌虚。
汉台列像焉如许,陶岫吟归孰起予。
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修行者的生活场景,充满禅意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两句"万重云外一蘧庐,想见降龙长者居",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修行者住在高耸入云的简陋茅屋中,让人联想到传说中能降服恶龙的高僧住所。这里通过"云外"和"降龙"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修行环境:"溪上过桥谁觅路"写修行处人迹罕至;"峰头飞锡已凌虚"用僧人手持锡杖的形象展现其飘然若仙的姿态;"汉台列像焉如许"暗指修行者已达到很高境界;"陶岫吟归孰起予"借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描绘了一个温馨画面:夜晚围着炉火烤芋头时,或许还会研读佛经。这里"邺侯书"代指佛经,展现了修行者清贫却充实的生活。

全诗通过云、溪、峰等自然意象,塑造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修行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清净无为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修行者高超境界的赞叹,也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