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应期游淮东

昔日淮西今又东,为文怪似史迁公。
远游要是丈夫志,自足一枝真计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彭应期从淮西到淮东远游,诗人写诗送行。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远游的赞赏和鼓励。

前两句"昔日淮西今又东,为文怪似史迁公"是说:你以前在淮西,现在又去淮东游历,写文章的风格奇特,像极了司马迁(史迁公是司马迁的尊称)。这里用司马迁作比,既夸朋友文笔好,又暗示他像司马迁一样喜欢游历四方。

后两句"远游要是丈夫志,自足一枝真计穷"意思是:远游是男子汉该有的志向,满足于待在一个地方,那才是真的没出息。"一枝"在这里比喻固守一地,"计穷"是说没有志向。诗人用对比手法,把远游和固守对立起来,突出远游的价值。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应该安于现状。诗人通过称赞朋友的文采和远游行为,表达了对开拓进取精神的推崇。语言直白但意味深长,用历史名人作比显得很有分量,最后两句的对比更是简单有力地说明了人生道理。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