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三 雾中芙蓉

欲拟乌纱则淡,将摸翠縠尤深。重重袅袅罩清真。

别是一般风韵。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雾中芙蓉(荷花)的朦胧美,用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意境。

上半段用两个巧妙的比喻:说雾中的荷花颜色淡得像快要褪色的黑纱帽,又像隔着层层翠绿纱帘看东西,颜色显得格外深。这种矛盾的形容恰恰捕捉到了雾气中景物若隐若现的特点——既模糊了原有的色彩,又因为朦胧感让景物显得更有层次。

下半段直接描写雾气的动态美,"重重袅袅"四个字让人仿佛看到雾气像轻纱一样层层缠绕着荷花。最后点明这种朦胧感造就了荷花不同寻常的风韵——不是阳光下那种明媚的美,而是一种含蓄的、带着神秘感的美。

全词最妙处在于:明明在写看不清的荷花,却通过雾气的衬托,反而让读者在想象中看到了更丰富的画面。就像我们看水墨画中留白的部分,往往比实笔描绘的更引人遐想。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