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赓倪体中见贻之韵

中田有耕舍,乃在南山阳。
启户见流水,云烟郁相望。
夙昔江海心,中年甘退藏。
躬耕聊寓情,学道未迷方。
过游邻里间,蔼蔼松榆乡。
倪君妙篇什,时同赋草堂。
山林各沉困,风雅俱沦亡。
慷慨但怀古,迂阔空谈王。
平生屠龙术,匣剑收光芒。
济世得良医,不如君技长。
救浑用寸胶,谁能振颓纲。
青山自秋色,篱菊亦有芳。
邻家酒可贳,白稻吹新香。
陶然任天真,高歌成报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年隐士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喜爱。以下是逐段分析:

1. 田园生活的美好
诗人住在南山南面的田舍里,开门就能看到流水和云雾缭绕的远山。这样的环境让他感到宁静满足,说明他喜欢这种与自然为伴的生活。

2. 中年退隐的心境
他年轻时也有过闯荡江湖的志向,但到了中年却选择归隐田园。种田对他来说不仅是谋生,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他还在学习道家思想,但没有迷失方向,说明他内心很清醒。

3. 与邻里和朋友的交往
他经常和邻居们来往,大家住在松树和榆树环绕的乡村,关系和睦。他特别提到一位叫倪君的朋友,两人常一起在草堂写诗唱和,说明他们志趣相投。

4. 对现实的感慨
诗人觉得现在世道不好,像他们这样的文人要么困顿山林,要么放弃风雅。他只能通过怀古来抒发感慨,甚至自嘲谈治国大道理显得迂腐。这里透露出他对社会现状的失望。

5. 怀才不遇的无奈
他把自己比作藏着宝剑的侠客,空有一身本领("屠龙术"指高超但不实用的技能)却无处施展。反而觉得朋友的医术比他的才能更有用,因为能实实在在地救人。这反映了他对自身价值的怀疑。

6. 田园生活的慰藉
最后他回到眼前的快乐:秋色中的青山、篱边的菊花、邻居家新酿的酒、刚收获的白米饭。这些简单的美好让他能够暂时放下烦恼,尽情享受天真自然的生活,并用诗歌记录下这份快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怀念年轻时的抱负,另一方面又在田园中找到安宁。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能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生活的魅力,也理解作者复杂的心境。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