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同年墉宰肃州四十六韵
不为华省侍,乃作边城行。边城络河源,昔浊今澄清。
连关散屯马,地肃无甲兵。天泽浸醰厚,刬险归太平。
毋谓一宰小,安危维群情。君才冠西浙,耳者无异评。
谈锋剑芒铄,气骨秋山嵘。经术蕴中厚,世故能洞莹。
末命贱贫缚,格格难吐倾。文章托挥发,且复群流惊。
论谠力排曲,笔直词则横。不朽有真业,何俟冠禄荣?
况今才可展,吾道资见亨。投笔驰万里,胜请终军缨。
支绌故无虑,时要君善程。平凉古羌壤,上游连西京。
葱岭抗其脊,十五环龙营。汉唐迭骚扰,流血祁连城。
洮环两州卫,土旷无人耕。培养近颇裕,四隘亦贴宁。
高阳禦冰雪,草木迎气生。所虞沐宏化,积习仍顽冥。
善以蒸蒸法,酿兹熙熙民。信义于肺腑,不阂如影形。
岂徒慎讼狱,剖析同渭泾。番马积利弊,窑矿多变更。
还须坐理暇,规画潜图经。口碑在天地,神速逾风声。
往旃勖平素,弗隳吾党名。海色去天远,沃野桑麻荣。
为君润行色,把酒登江亭。塞云扫西瘴,健鹘摩空青。
白日落杯盏,照见心迹明。丈夫苦蠖屈,壮游焉涕零?
但悲我与子,比密逾弟兄。赓词春鸟叶,拂剑秋潭泓。
此别竟参商,后会艰絮萍。后会就匪艰,茫茫将安凭?
愿纳卑末议,方寸日夕铭。躯骸虽间隔,梦寐倘永盟。
萧萧大风起,车盖飘然征。春色满红坂,杨柳交华旌。
回鞭邈鸿雁,侧耳闻笛钲。即斯景物寄,荡怀足旷闳。
讵必厕金马,毫楮争嚘嘤。列史重循吏,万古流芳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送别友人陈同年赴肃州任职时所作,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诗中蕴含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深切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入浅出的分析:
1. 开头的环境与心境
- 诗的开头提到“不为华省侍,乃作边城行”,意思是陈同年并非在繁华的朝廷任职,而是到边境的小城去做官。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赴任边疆的感慨与祝福,也隐含了对边疆环境的描述和期待。
2. 边城的现状与治理
- 诗人描述了边城的状况:“边城络河源,昔浊今澄清。连关散屯马,地肃无甲兵。”边城曾经混乱,如今已变得宁静,不再有战马聚集,不再有士兵驻守。这表明边城的治理已经取得了成效。
-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边城的美好:“天泽浸醰厚,刬险归太平。”意思是边城的自然环境和治理使它变得更加和谐安定,危险被消除了。
3. 对友人的赞美
- 诗人说“君才冠西浙,耳者无异评”,意思是陈同年在西浙(地名)的才华最有名,大家都一致称赞他的能力。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信任。
- 接着,诗人用一系列比喻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认可:“谈锋剑芒铄,气骨秋山嵘。经术蕴中厚,世故能洞莹。”意思是陈同年的话语锋利如剑,气魄像秋山一样挺立,学识深厚,对社会事务洞察透彻。
4. 治理的期望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新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期待:“末命贱贫缚,格格难吐倾。文章托挥发,且复群流惊。”意思是尽管身处困境,但陈同年依然能用才华影响他人,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也能大展身手。
- “论谠力排曲,笔直词则横。不朽有真业,何俟冠禄荣?”意思是陈同年能够直言不讳,排除歪曲,笔锋犀利,这些真正的才华和业绩不应该只靠高官厚禄来证明。
5. 对治理的具体建议
- “况今才可展,吾道资见亨”,意思是当前是陈同年施展才华的好时机,诗人希望他能够发挥作用。
- 诗人建议友人治理上要因地制宜,要有长远规划:“支绌故无虑,时要君善程。投笔驰万里,胜请终军缨。”意思是不要担心资源匮乏,要善于规划和行动,就像终军那样勇于担当。
6. 对地方的关怀与期望
- 诗中提到了肃州的地理特点:“平凉古羌壤,上游连西京。葱岭抗其脊,十五环龙营。”意思是肃州地处偏远,但战略位置重要,需要治理得当。
- 诗人对治理地方的建议具体且细致:“汉唐迭骚扰,流血祁连城。洮环两州卫,土旷无人耕。培养近颇裕,四隘亦贴宁。”意思是要注意历史遗留的问题,如战争带来的创伤,同时要关注当地资源开发和治理。
-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在治国有方的期待:“高阳禦冰雪,草木迎气生。所虞沐宏化,积习仍顽冥。善以蒸蒸法,酿兹熙熙民。信义于肺腑,不阂如影形。”意思是希望友人能够带来温暖,改善民生,用诚意和信义治理地方。
7. 对别离的感慨
-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感慨和祝福:“岂徒慎讼狱,剖析同渭泾。番马积利弊,窑矿多变更。还须坐理暇,规画潜图经。”意思是希望友人在处理事务时既要公正也要有远见。
- 诗中还提到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口碑在天地,神速逾风声。往旃勖平素,弗隳吾党名。”意思是希望友人不仅有好的口碑,还要在治理中有所作为,保持良好的形象。
8. 对未来的展望
- 诗人祝愿友人未来前程似锦:“海色去天远,沃野桑麻荣。为君润行色,把酒登江亭。”意思是希望友人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别离的感慨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塞云扫西瘴,健鹘摩空青。白日落杯盏,照见心迹明。丈夫苦蠖屈,壮游焉涕零?但悲我与子,比密逾弟兄。赓词春鸟叶,拂剑秋潭泓。”意思是尽管别离,但希望友人能够坚强,未来的相聚充满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述边城的变化、对友人的赞美和希望,以及对友人治理地方的具体建议,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地方治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