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忆山中诗
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
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
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竿。
怀故叵新欢,含悲忘春暖。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无法排解的孤独与苦闷。诗人通过对比"采菱调"的急促和"江南歌"的舒缓,暗示自己身处他乡的焦躁与对故乡悠闲生活的怀念。"楚人"和"越客"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都因思乡而肝肠寸断,说明乡愁是共通的。
诗中"偃卧任纵诞"等句展现了诗人回忆往昔无拘无束的山居生活,与现实中"含悲忘春暖"的凄凉形成强烈对比。最后用"明月吹"和"广陵散"两个典故,将思乡之情升华到知音难觅的孤独境界。整首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不直接抱怨漂泊之苦,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往事的细腻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乡愁和无处安放的落寞。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