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张丞相破湖贼

遥欣丞相受降时,湖外欢声入鼓鼙。十万水军归禁旅,二千里地反锄犁。

弄兵无复潢池内,弃甲应同熊耳齐。从此上流无犬吠,好营停障接京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胜仗后的欢庆场面,歌颂了丞相(张浚)平定叛乱、恢复和平的功绩。

前两句写胜利消息传来时的场景:远处传来丞相接受敌人投降的消息,湖岸边的百姓欢呼声和战鼓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这里用"遥欣"和"欢声"直接表达了人民的喜悦。

中间四句具体描述战果:十万水军重新回归朝廷管辖,方圆两千里的土地恢复了农耕生活。叛乱者不再闹事,丢弃的盔甲堆积得像熊耳山一样高。这里用"反锄犁"和"无复潢池"的对比,突出战乱平息后生产生活重回正轨。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从此长江上游地区再不会有战乱("无犬吠"指没有警报),可以安心修建防御工事连接京城西部。用"犬吠"这个生活化的比喻,形象地表达和平的可贵。

全诗语言朴实但气势恢宏,通过具体数字(十万、二千里)和生动比喻(弃甲如熊耳、犬吠),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这场胜利的规模和平定叛乱的意义。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劫后余生、重归太平的喜悦之情,这种对和平的珍视古今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