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钝庵见留 其二

虽是同居元自住,若言自住又交参。
十成有转移身句,倒跨须弥一二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看似在说禅理,但用生活化的比喻讲透了"自我"与"外界"的微妙关系。

前两句像在玩文字游戏:我们和万物看似住在一起(比如住在同一个房子里),但本质上各有各的存在;可要说完全独立吧,彼此又互相影响(就像邻居之间总会打交道)。这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既要保持自我,又要融入集体"的矛盾。

后两句更妙:真正的智慧在于能灵活转换视角——就像玩魔术一样,把"十成"(固定认知)变成可以移动的积木。最后一句"倒跨须弥一二三"最有趣,把佛教里最高的须弥山当成小木马,用倒骑的顽皮姿势数"一二三",暗示突破常规思维才能看清本质。

全诗把深奥的禅意化解成日常画面:像小孩倒骑木马、像邻居相处、像玩积木重组,用这些接地气的比喻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多角度,既保持独立又接纳联系,这才是通透的生活智慧。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