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维扬晤王十一司理留赠之作 其二

春来风雨夜窗虚,卧病何人问索居。
蓟北三年鸿雁影,江天八月鲤鱼书。
西亭叶落离筵晚,东阁花残宦兴疏。
明日秦邮回首处,寒波渺渺重愁予。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扬州生病时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前两句说春天来了,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一个人病倒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没人来探望。这里的"虚"字用得特别好,既形容房间空荡,又暗示心里空虚。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思念之情。"蓟北"指北方,"江天"指南方,说三年来只能靠鸿雁传信,八月收到朋友的书信。西亭的落叶暗示聚会结束,东阁的花谢了代表做官的热情也淡了。这些自然景物都成了心情的写照。

最后两句想象明天离开扬州(秦邮)时,回头看到茫茫江水,会更添忧愁。"渺渺"这个叠词把水波荡漾的样子和愁绪绵长的感觉都写出来了。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病中独处的寂寞感,以及对友情的渴望。作者没有直接说"我好孤独",而是通过风雨夜、空房间、落叶残花这些具体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心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比直白诉说更有味道。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