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乱

鹰鹯时侧目,燕雀各投林。
北窗高未稳,南亩大相侵。
安集期未定,流离祸正临。
翻思投字者,扰攘竟何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景象,通过对比和反问传递出深刻的社会批判。

前四句用动物比喻展现乱世残酷:猛禽(鹰鹯)虎视眈眈,弱小者(燕雀)四散逃命。百姓就像北窗下摇摇欲坠的巢,赖以生存的田地(南亩)也被强占。画面感极强,就像电影镜头:天空猛禽盘旋,地上百姓逃难,家园田产尽毁。

后四句直接控诉现实:安定日子遥遥无期,灾祸却近在眼前。最震撼的是结尾质问——那些挑起战乱的人(投字者指发布政令的统治者),你们折腾百姓到底图什么?这个反问像一记重锤,戳破统治者"为民"的谎言。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先用动物世界喻人间弱肉强食,再具象化描写民生疾苦,最后直指祸乱根源。语言看似平实却字字血泪,比如"高未稳"写家园将倾的危机感,"大相侵"写暴力掠夺的蛮横,现代读者也能瞬间共情战乱中普通人的绝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