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慢
烛销篆缕,云降瑶笺,泥雪钤爪。
桂魄飞光,昨夕晦窗熠耀。
何意怨纤阿,著清景、今宵更好。
引愁肠、对酒念远,俊怀冷笛能道。
望皓影、山河颠倒。
帘捲金波,空费吟眺。
劫外芳丛,只有梦中曾到。
倚醉叹流年,算才抵、窗阴一觉。
漫伤心,问何事、欲休还恼。
桂魄飞光,昨夕晦窗熠耀。
何意怨纤阿,著清景、今宵更好。
引愁肠、对酒念远,俊怀冷笛能道。
望皓影、山河颠倒。
帘捲金波,空费吟眺。
劫外芳丛,只有梦中曾到。
倚醉叹流年,算才抵、窗阴一觉。
漫伤心,问何事、欲休还恼。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夜晚独处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景的欣赏,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上片从室内环境写起:蜡烛燃烧的烟像篆字一样盘旋,云彩般的信笺上留着雪泥鸿爪般的印记。月光(桂魄)突然照亮了昨晚还昏暗的窗户。这里用"何意"带出转折——没想到今晚的月色比昨晚更美。但美景反而勾起了愁绪,只能借酒消愁,用笛声诉说心事。
下片转到室外景象:仰望月光下的山河,仿佛天地倒转。卷起窗帘看那月光(金波),却无心欣赏。那些美好的事物(劫外芳丛),如今只能在梦中相见。醉中感叹时光飞逝,才发现窗前的光阴就像一场短暂的午觉。最后以矛盾心理作结:明明想放下愁绪,却总被某些说不清的事情困扰。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明明描写的是皎洁月光、金波皓影等美丽景象,但主人公却愁肠百结。这种反差手法让愁绪显得更加深刻。词中"窗阴一觉"的比喻尤其精妙,把漫长时光比作短暂午睡,突出时光飞逝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