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人出浴的生动画面,用自然景物和典故巧妙烘托出女性的天然之美。
前两句用"双峰积雪映朝阳"的壮丽雪景,暗喻美人肌肤如雪;"八尺龙须"(指浴池边的装饰)突然晃动,暗示美人从慵懒中苏醒。这里用雪山和龙须的意象,既写景又暗喻人物。
中间四句通过历史典故展现美人的娇态:像甘后(三国美女)主动展示温润如玉的身体,又像杨贵妃泡温泉后娇软无力的模样。她低头不躲闪害羞,轻声细语反而更惹人怜爱,这种自然不做作的神态最动人。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若是故作小家碧玉的拘谨姿态,反而会因慌张失去天然风韵。诗人通过对比强调,真正的美在于浑然天成的气质,而非刻意矫饰。
全诗妙在将雪山、龙须等雄浑意象与女性柔美结合,用历史美人典故增添韵味,最终落脚于对"天然去雕饰"之美的赞赏。这种用壮景写柔情、借古喻今的手法,让寻常的沐浴场景既显得高贵典雅,又充满生活气息。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