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寇忠悯祠堂六首 其一

亲征决策幸澶渊,南北欢⑴盟有本原。
丞相莱公功第一,犹将孤注作谗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北宋名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辽国,最终促成"澶渊之盟"的历史事件。

前两句说宋真宗采纳寇准建议御驾亲征到澶渊(今河南濮阳),促成了宋辽和议,为南北和平奠定了基础。这里"欢盟"指双方都满意的和平协议。

后两句是重点:诗人认为寇准(莱国公)功劳最大,但有人却把他的战略比作赌博的"孤注一掷"来诽谤他。这揭示了功臣反遭谗言中伤的历史现象。

全诗用简单对比手法:
- 一边是寇准的定策之功
- 一边是小人的恶意中伤
通过这种反差,既赞扬了寇准的胆识,也讽刺了朝堂的谗言文化。最后"孤注"的比喻特别生动,把政治斗争比作赌桌,让人一看就懂。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