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广朗阁

广朗坪前霁色鲜,丹梯一望总堪怜。
云端曲接千重岭,阁上平开万里天。
远树暝悬沧海日,空山秋卧鹿门烟。
风泉细洒琅玕在,石上镌名不记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广朗阁时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充满了开阔的意境和悠远的情怀。

前两句写刚下过雨的天空格外晴朗,从阁上远眺,红色的台阶蜿蜒向上,景色令人怜爱。"霁色鲜"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雨后天晴的清新感,"丹梯"的红色与蓝天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四句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站在高阁上,看到云海连接着层层山岭,阁楼仿佛打开了万里长空。远处的树木映着夕阳,像悬在海上;空寂的山中飘着炊烟,让人想起隐士的生活。这里用"千重岭""万里天"的夸张手法,表现出视野的开阔;"暝悬""秋卧"的描写让画面静中有动。

最后两句转到近处细节:风吹泉水洒在竹子上,石头上刻着名字却记不清年代。这些细腻描写与前文的宏大景象形成对比,让整首诗既有壮阔感又不失生活气息。特别是"不记年"三个字,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慨。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远景是苍茫山水,近景是清泉竹石,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把自然景观的壮美和文人雅致的情怀完美融合。语言清新自然,读来既能感受到开阔的胸襟,又能体会到细腻的观察。

猜你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