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灯火新凉催夜织
炎热使人畏,饥寒使人忧。王孙六月发饮冰,烈火赤汗无与谋。
王孙重燠樵牧寒,上天不分青白眸。邻家秦女夜歌舞,饮酒高楼击鼍鼓。
夭姬学唱竹枝辞,铁板老优翻鹦鹉。老夫茅堂灯一辉,小儿书罢妻率机。
粗布大帛愿不失,夜深相对有牛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
前半部分写富贵人家的奢侈生活:六月酷暑里,王孙贵族们喝着冰镇饮料("饮冰"),却依然抱怨炎热。他们歌舞享乐,高楼里传来欢快的鼓声和歌声,歌女学着唱流行曲,艺人表演着逗趣的节目。
后半部分转向普通百姓的艰辛:老人在茅草屋里点着微弱的灯光,孩子刚写完作业,妻子还在织布机前忙碌。他们只求能穿上粗布衣服("粗布大帛"),夜深时一家人盖着简陋的牛衣(麻布被子)相互取暖。
诗人通过"王孙"和"樵牧"(砍柴放牧的穷人)的对比,用"上天不分青白眸"暗讽社会不公——老天爷似乎分不清是非黑白,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全诗语言朴实,像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既有对权贵的暗讽,也有对普通百姓坚韧生活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