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七十岁时的自述,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段晚年的人生经历,流露出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豁达心态。
前四句讲的是作者在京城讲学时,老朋友(素庵尚书)升任高官后想推荐他做官。但作者用两个典故婉拒:一是"不学贡禹弹冠"(不像汉代贡禹那样急着做官),二是朋友像曹操推荐弥衡一样举荐他(暗示自己不适合官场)。
中间两句是自嘲:我这个粗鄙的人哪会处理官场事务?还是准备去海边过清静日子吧。这里用"伧荒"(土气笨拙)、"萧瑟"(凄凉)形容自己,反而显得真实可爱。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幸亏尚书朋友撕掉了推荐信,我才得以继续过清贫但自在的生活。"食贫"(靠粗茶淡饭度日)与"遂余生"(安稳度过晚年)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宁可清贫自在,不愿富贵拘束"的人生态度。
全诗像老友聊天般娓娓道来,通过"要当官→不想当→差点被迫当→幸好没当成"这个小波折,展现了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七十岁的老人看清了官场浮华,选择守住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