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夸张的比喻讲了一个禅宗公案故事,核心是破除执着的禅理。
前两句说禅师当众讲解"摩竭令"(佛教最高指令)时,不是随便动动嘴皮子。这里用"两片皮"形容空谈,强调禅宗重视真修实证。
后两句用两个奇幻画面:一声大喝能让瞎眼的驴排队行走,梦中能推倒五座须弥山(佛教传说中的神山)。这些不可能的事比喻禅宗的"顿悟"——当人放下执着时,瞬间就能突破常规认知的束缚。"瞎驴"象征被世俗观念蒙蔽的人,"推倒须弥山"代表打破固有思维框架。
全诗精髓在于:真正的智慧不是靠说教,而是要像"当头棒喝"般打破常规思维。当我们放下固有认知时,就能看见全新的可能性,就像梦中轻松推倒巨山一样。这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正是禅宗最吸引人的地方。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