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

朝阳鸣凤国之祥,瑞事吾家鸥鹭行。
最爱几声烟外响,和他渔艇独敲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湖边鸥鸟成群的祥和画面,传递出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美。

前两句"朝阳鸣凤国之祥,瑞事吾家鸥鹭行"用对比手法展开:国家将凤凰朝阳视为祥瑞,而诗人却觉得自家门前寻常的鸥鹭齐飞才是真正的吉兆。这里悄悄颠覆了传统观念——凤凰虽高贵却遥远,鸥鹭虽普通却亲切,暗示真正的幸福就在身边寻常事物中。

后两句"最爱几声烟外响,和他渔艇独敲榔"转入动态描写:诗人最爱听烟波中传来的鸥鸣,这自然之声与远处渔夫敲击船舷的声响相互应和。两个声音一来自鸟类一来自人类,一轻柔一清脆,在湖面上交织成趣,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场景。

全诗亮点在于:把"几十年未见"的鸥群回归写成邻里间的平常事,将"渔艇敲榔"这种枯燥的劳作声响转化为诗意元素。诗人用家常语言告诉我们:生活的美不在于追逐罕见的祥瑞,而在于发现寻常中的不寻常,在机械的劳作声中听出生命的韵律。这种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提炼,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