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士居所,展现了主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点出地点——苕溪和霅溪交汇处,这里曾是古代隐士的居所。诗人用"卜筑"(选择建造)一词,暗示主人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选定这个幽静之地的。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环境:茂密的树木掩映着楼阁,弯曲的溪流环绕着大门。这里用"深藏"和"曲绕"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出居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诗人将这里比作"栎社"(无用之木聚集处)和"花源"(桃花源),强调主人追求的是无用之用的生活智慧,和与世隔绝的清净。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谁能像主人这样高枕无忧地隐居呢?从主人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他高尚的志趣依然存在。这里的"微尚"指的是不随波逐流的品格追求。
全诗通过描绘隐居环境,赞美了主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感受到隐居生活的美好和主人高洁的品格。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