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洋堰

为爱洪流足溉田,十旬两度此登旋。
日催岚色开图画,风领泉声奏管弦。
墨载贞珉追往事,祠临高渚报先贤。
三农何幸当平世,蒸粒常歌大有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金洋堰"的水利工程,歌颂它给农民带来的福祉。

开头两句说:因为喜爱这条能灌溉农田的大河,我一年内两次来这里参观。"洪流"指水量充沛的河流,"足溉田"说明水利设施很完善。

中间四句是美景描写:阳光让山间雾气变成流动的画卷,风声伴着泉水声像在演奏音乐。石碑上刻着修建水堰的历史,水边的祠堂纪念着当初建堰的先贤。这里用"图画""管弦"作比喻,把自然景观写得生动优美。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农民们多么幸运生活在太平年代啊,年年都能丰收吃上饱饭。"蒸粒"指热气腾腾的米饭,"大有年"就是丰收年。通过水堰这个具体事物,表达了作者对安居乐业生活的赞美。

全诗用朴实自然的语言,把水利工程、自然风光和百姓生活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传递出对太平盛世的感恩之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有水流灌田,有饭吃,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