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曾修撰帅江陵

荆州刺史苏州似,可但超然五字诗。
试问清香凝寐处,何如夜雨对床时。
风流云散心方折,月落参横角更悲。
堂下为公理修竹,琳琅他日照幽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对一位名叫曾修的朋友升官调任江陵(今湖北荆州)的祝贺之作。全诗通过四个层次,用平实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惜别之情。

首联用"荆州刺史苏州似"开篇,将曾修比作古代有名的好官(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以清廉政绩闻名),称赞他不只是会写"超然五字诗"(指韦应物著名的简淡诗风),更暗示友人兼具文才与政绩。这里用古人作比,既典雅又不难理解。

颔联转入生活细节的对比:前句写友人办公时"清香凝寐"的勤政形象,后句用"夜雨对床"这个经典意象(出自白居易与元稹的典故),怀念两人曾经促膝长谈的亲密时光。通过工作场景与友情的对比,流露不舍之情。

颈联情绪转为伤感:"风流云散"说友人即将离去,"心方折"形容自己心痛如折;"月落参横"(参星横斜,指夜深)与"角更悲"(号角声)构成深夜送别的凄凉画面。这里用星月、号角等常见意象,把离别写得具体可感。

尾联转为勉励:前句"堂下理修竹"既是实写(说友人居所有竹林),又暗含"竹子象征君子品格"的寓意;后句"琳琅照幽姿"用美玉(琳琅)比喻友人未来的政绩光辉,表达美好祝愿。全诗在伤感后以积极祝福作结,情感层次丰富。

全诗特点:
1. 善用对比:将政绩与友情、离别与祝福对照着写
2. 巧用典故:韦应物、夜雨对床等典故都用得自然,不显晦涩
3. 意象生动:清香、夜雨、月落、修竹等意象组合成有画面感的场景
4. 情感真挚:从赞美到怀念,从伤感到祝福,过渡自然

诗人通过日常可见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把对友人的欣赏、不舍、祝福等复杂情感表达得既含蓄又动人,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高雅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