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 其七 清平阁

彼美东堂下,方池谁凿成。
萧侯慨不见,亦足窥典刑。
湛湛鱼可数,怗怗鸥不惊。
此心有如水,通国号神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清平阁的宁静池塘,通过简单自然的画面传递出淡泊名利、心境平和的哲理。

前四句写景:东堂下有个美丽的池塘,不知是谁开凿的。虽然看不到当年修建池塘的萧侯(可能指地方官),但这个池塘保留了他崇尚简朴的作风。这里用"典刑"(典范作风)这个词,暗示修建者是个清廉的官员。

中间两句用鱼和鸥鸟的意象:池水清澈见底,鱼儿清晰可数;鸥鸟安静地停驻,毫不惊慌。这两个画面不仅表现池塘的宁静,更暗喻为官者若能保持清明廉洁,百姓(鱼和鸥的象征)就能安居乐业。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当官者的心如果能像这池水一样清澈透明,就会被称为"神明"般的好官。这里的"神明"不是指迷信,而是百姓对清官的尊称。

全诗妙在借景说理:通过描写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实际上在歌颂为官清廉的品格。池塘的清澈象征官员的清明,鱼鸥的安宁象征百姓的安居,最后自然引出"清官如神明"的结论。这种把说理融入景物的写法,既生动又深刻。

李庚

宋临江人,流寓天台,字子长。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御史台主簿、监察御史,以附汤鹏举罢。除兵部郎中,继奉祠提举江东常平,知南剑、抚二州,调知袁州,未赴而卒。有《詅痴符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