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溪云初起日沈阁 ①
一上城楼望,秋初景已凉。
日沈高阁里,云起小溪旁。
白练随波浪,金乌入栋梁。
遥空晖隐隐,深壑水泱泱。
壮丽千寻耸,苍茫万笏将。
逐风来四面,带雾蔽中央。
祇有浓阴布,都无烈焰张。
临江增爽气,吟咏忆咸阳。
日沈高阁里,云起小溪旁。
白练随波浪,金乌入栋梁。
遥空晖隐隐,深壑水泱泱。
壮丽千寻耸,苍茫万笏将。
逐风来四面,带雾蔽中央。
祇有浓阴布,都无烈焰张。
临江增爽气,吟咏忆咸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壮美画卷,通过登楼远眺的视角展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之美。
开篇直接点明登楼远望的时间(初秋)和整体感受(凉意),为全诗奠定清爽基调。中间八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开具体画面:夕阳西沉在楼阁间,溪流上云雾升腾,江水如白绸翻滚,落日余晖为房梁镀金。远处天光水色交融,山谷间水流浩荡,高耸的建筑与云雾缭绕的山势形成壮阔的视觉对比。
诗人特别擅长捕捉光影变化,用"金乌入栋梁"这样生动的比喻表现夕阳照射建筑的美景,又用"带雾蔽中央"的朦胧感营造出神秘氛围。最后四句转向主观感受:浓荫取代了烈日炙烤,江风送来清凉,自然引发对远方咸阳的思念。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静止的楼阁与流动的云霞、江水、雾气有机结合,通过"日沉-云起""白练-金乌""千寻耸-万笏将"等鲜明对比,让整幅画面既有雄浑气势又不失灵动之美。结尾的"忆咸阳"轻轻一笔,为写景诗添上淡淡乡愁,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