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美人梳妆的唯美画面,同时暗藏一段深沉的思念之情。
前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晨妆场景:晨风吹动梳妆镜,映照桃花般娇艳的面容;女子正在描画青黛色的眉毛,淡纱衣袖随风轻扬。远处嫩柳新叶舒展,春山笼罩在斜阳暮霭中,整个画面充满朦胧柔美的春天气息。
五六句用神话典故增添华彩:弯月般的玉梳让月宫嫦娥嫉妒,蝉翼般轻薄的发髻令卫国公主惊叹。这里通过仙女们的反应,侧面烘托女子超凡脱俗的美貌。
最后两句笔锋突转,揭示诗眼:谁能认出这位画眉的"京兆尹"(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原来他表面在为爱人描眉,实则心系远方(可能指被贬楚地的贾谊),在春光明媚中藏着天涯断肠的哀愁。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让思念之苦更显深刻。
全诗就像一部唯美的微电影:开篇是精致的妆容特写,中段加入神话滤镜,结尾突然拉远镜头,露出男主角强颜欢笑的落寞。表面写爱情甜蜜,深层是仕途失意的苦闷,这种双重意境正是李商隐式诗歌的典型魅力。
吾丘衍
吾丘衍(1272—1311)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脚痞跛,行动仍频有风度。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洽印不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圆润秀劲,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学古编》等。《学古编》成书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为《三十五举》,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