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重过圆通寺借宿再用夏提学韵赋一律

欲濯尘缨尚未能,匡庐又见碧层层。
半生牢落空怜我,一味清闲却让僧。
周览未酬霞外想,长吟聊伴佛前灯。
重游更与山灵约,只恐萍踪不可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重游圆通寺时的感慨,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人生漂泊的无奈。

开头两句"想洗去尘世烦恼却做不到,又看见庐山层叠的青山",用"洗尘缨"比喻摆脱世俗牵绊,但"尚未能"三字道出现实无奈。看着庐山青翠的山色,更衬托出内心的矛盾。

中间四句是人生感悟的直白表达:"半辈子落魄只换来自我怜悯,僧人那种清闲生活我始终学不会。看遍风景也没实现超脱的愿望,只能在佛前借着灯光吟诗抒怀。"这里用"清闲却让僧"的对比,突出俗世中人的困扰,而"佛前灯"的意象营造出孤寂氛围。

最后两句是无奈的自我调侃:"虽然和山神约定再来,只怕我这漂泊的人生未必能兑现。"用"萍踪"比喻人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即便有心归隐也难以实现,透露出淡淡的伤感。

全诗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通过"想洗尘却洗不掉""羡慕僧人却做不到""想再来却怕不能"这三层递进,把现代人"向往诗与远方却困于现实"的矛盾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