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的故事,就像现代人求职屡屡碰壁的遭遇。
前四句像放电影一样:你看那些权贵家里夜夜摆豪华酒席,但吃剩的饭菜都没人愿意施舍给人才。诗人在首都长安三次求官都失败,最后只能蓬头垢面地回乡。这里用"残杯冷炙"这个细节特别扎心,就像现在饭局结束后打包的剩菜,暗示权贵根本不在乎真正的人才。
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这世道变得太快了,大家都只巴结有权有势的人(驾车食肉代指当官的)。但诗人说,我宁可在家读书弹琴自己找乐子,因为从古至今真正聪明的人都经得起贫穷的考验。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像发朋友圈的个性签名:读书弹琴看似是自我安慰,实则是保持尊严的选择。诗人用"哲士"(有智慧的人)这个词告诉读者: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富贵,而在于内心的坚守。这种"穷也要穷得有骨气"的态度,在今天这个功利的社会尤其珍贵。
全诗就像一篇古代的朋友圈长文,既有对现实的犀利吐槽,又有超脱的生活智慧,让人看到古代知识分子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