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银烛摇红
银烛摇红,兽烟喷翠,正小春时候,爱日和融。玉□法日生英杰,天付与、道骨仙风。文章冠世,词倾峡水,笔扫秋虹。更□福寿无穷。喜克家有子,孙又英雄。算人问何物,可以形容。除非后夜团圆月,年年共、皎洁相同。捧卮□寿,殷勤□□,满泛金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喜庆祥和的场景,赞美了一位才华横溢、福寿双全的人物。全词语言华丽,充满赞美和祝福之情。
上阕开篇用"银烛摇红,兽烟喷翠"营造出温暖明亮的氛围,点明这是初春时节。"玉□法日生英杰"(缺字可能是"树"或"露")引出主角——一位天生具有仙风道骨、才华横溢的杰出人物。接着用"词倾峡水,笔扫秋虹"这样夸张的比喻,形容其文采飞扬,气势磅礴。
下阕继续赞美主角福寿绵长,家族兴旺,儿孙都是英雄豪杰。"算人问何物,可以形容"一句转折,表示难以用言语形容主角的完美。于是作者巧妙地用"后夜团圆月"作比,说只有年年皎洁的明月才能与之相配。最后三句描写祝寿场景,众人举杯畅饮,金杯满斟,将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在于:
1. 善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如"笔扫秋虹"等,使赞美之情更富感染力
2. 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气氛,银烛、香烟、金钟等意象共同构建出富贵祥和的画面
3. 结构上先写人后写景,最后落到具体祝寿场景,层次分明
4. 虽然个别字缺失,但整体仍能感受到作者对主角的由衷赞美和美好祝愿
词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才德兼备、家族兴旺的理想追求,也反映了宋代祝寿词的典型风格。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