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望远的壮阔画面,充满超脱尘世的仙气与孤独感。
上片以"千年鹤"开篇,用白鹤的孤高姿态暗喻自己,站在僧阁高处就像鹤立云端。三面栏杆外是万里秋空,身后是高耸入云的佛塔,被薄雾笼罩。这里用"矫矫"形容鹤的挺拔,"茫茫"表现风的浩荡,一近一远形成空间张力。
下片视线转向地面:树林掩映的村庄渐渐暗下,溪流像银线般四处延伸。此时词人突然恍惚——这景色多像神仙居住的玉霄峰啊!最后望向东方,在晚霞中仿佛看见了蓬莱仙岛的轮廓。这里的"暗"与"通"形成明暗对比,"依约"二字巧妙写出仙境若隐若现的梦幻感。
全词最妙处在于空间层次的铺排:从脚下的僧阁到身后的佛塔,从眼前的秋空到远方的蓬莱,就像镜头由近及远缓缓推移。而"千年鹤"与"蓬莱"的意象呼应,透露着词人对修仙悟道的向往。这种身在尘世却心向云端的矛盾感,正是古代文人典型的浪漫情怀。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