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
野竹有慈性,业生不相离。
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
尚想谈论閒,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
混融入老辈,远寄江湖思。
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
尚想谈论閒,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
混融入老辈,远寄江湖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寺庙过夜时,对舅舅的深切思念。全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亲人间的温情与人生的感慨。
前四句以野竹作比,说竹子丛生不离就像亲人相依,表达对舅舅的怀念。"寒泉"暗喻舅舅的恩情清冽绵长。中间六句是回忆:曾在秋日同游寺庙,记得舅舅谈笑时红润的脸色衬着白胡子,他性格豪爽不爱算计,一生最爱写诗。现在不知他生活怎样,再见面更是遥遥无期。
后四句展开想象:说舅舅像霜天里的雁荡山般清朗,又如春雾中的天台山般温和。如今他混迹于老人堆里,却把江湖般的广阔胸怀寄托在远方。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和山水比喻,把对长辈的牵挂写得既真挚又富有诗意,平凡中见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