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刑部使君赴召

中和报政二年间,五马朝天不可攀。
南国愿留申伯住,东山催起谢公还。
银钩铁画辉棠荫,玉鉴冰壶照笋斑。
名在御屏扒课最,前途重见玺书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叫谢刑部的官员调任回京的场景,充满了同僚间的赞赏与不舍。

前两句说谢刑部在地方任职两年期间政绩出色("中和报政"),如今要骑着五匹马的车驾回京("五马朝天"),大家想挽留都留不住。这里用"不可攀"形容他升迁之快,像追不上一样。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典故表达百姓的不舍:
- "申伯"是周朝贤臣,百姓想留住他;"谢公"指东晋名臣谢安,皇帝却急着召他回朝。说明谢刑部像古代名臣一样受爱戴。
- "银钩铁画"夸他的书法刚劲有力,"玉鉴冰壶"说他为人清白如冰玉。这些功绩都留在当地("辉棠荫"),连衙门竹帘("笋斑")都见证了他的清廉。

最后两句直接说:你的考核成绩名列前茅("扒课最"),名字都写在皇帝屏风上了,这次进京肯定还会被重用("玺书颁"指皇帝诏书),咱们后会有期。全诗通过古今贤臣的类比、清官形象的塑造,既表达了惜别之情,又对同僚仕途充满祝福,展现了宋代官场中的人情味。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