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居图

日长深闭草庐眠,席下犹余纸里钱。
点检鸡栖牛缚草,夜来有虎饮山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居生活的闲适画卷,用日常细节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前两句"日长深闭草庐眠,席下犹余纸里钱"像一张生活快照:秋日白昼变长,老人在茅草屋里睡得正香,草席下还压着没花完的零钱。这种随意安放的零钱特别有生活气息,让人联想到现代人随手塞在沙发缝里的硬币,瞬间拉近了古今距离。

后两句笔锋转向家畜与野兽的共存场景:老人睡前清点鸡窝、整理牛草这些农家日常,而夜间山泉边却有老虎来饮水。最妙的是这种安排——人做人的活计,虎过虎的生活,彼此互不打扰。老虎的出现非但不让人恐惧,反而为山居生活增添了几分野趣,就像现代人住在郊区偶尔遇见野兔般惊喜。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各得其所"的生活哲学:老人安于简朴,家禽家畜各安其位,就连猛虎也保持着自然的野性。这种人与自然互不侵扰的相处之道,在今天这个强调生态保护的时代尤其珍贵。诗人通过最平凡的农家场景,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中的山水田园该有的模样。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