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姝咏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阿娇的年轻女子,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她的娇柔与矛盾心理。

前两句直接点出阿娇年纪小、身体柔弱但灵巧的特点。"怕重愁拈镜"写她连拿镜子都嫌重,却"怜轻喜曳罗"——特别喜欢穿着轻薄的罗裙,这种对比生动刻画出少女既娇气又爱美的天性。

中间两句用两个经典比喻:把她比作洛水边伫立的女神(洛浦指洛神),又比作月宫里的嫦娥,强调她超凡脱俗的美。但"双洛浦""两嫦娥"的表述暗示这种美是孤独的、重复的,为下文埋下伏笔。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在所有人都赞美她时,只有荆王殿(可能指楚襄王)总在黄昏下雨时造访。这里的"暮雨"既是实景,也暗喻男女幽会(化用"巫山云雨"典故)。诗人用含蓄的笔法揭示:这位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其实也有凡尘情欲,在无人知晓的夜晚经历着隐秘的情感故事。

全诗妙在"表里反差":表面写少女的纯真娇弱,实则暗藏情欲涌动;用神话比喻抬高形象,又用"暮雨"将其拉回现实。这种含蓄的表达让短短八句诗充满张力,既有视觉美感,又留下想象空间。

梁锽

梁锽(音“皇”)。官执戟。唐玄宗天宝中人。《全唐诗》收录其诗十五首。

0